這次要介紹的景點呢,是位在台東縣卑南鄉的舊賓朗車站,距離市區約僅20分鐘車程,有來台東遊玩的捧友,千萬別錯過了這私房景點。如果你是由市區前往鹿野方向,繞進來可以說是非常順喔!
因時代的變遷,台東擁有豐富的舊鐵道文化,有市區內的台東舊站、鐵花村附近的馬蘭車站等,包括東拓工程後被廢止的賓朗車站,雖是一個迷你型的車站,卻扮演著南北向交會的大任喔!
此為地勢較高的上層-站房、票房、候車室
這些標語現在也不常見了,以前也會在一些眷村發現這些標語,但隨著一些眷村的改建,這些標語已不復見!
似乎是有人在整理的前景,因為仍在整理中,或許過段時間這水池就有水囉!
另一側是地勢較低的下層-員工宿舍。
側邊有個連接上下層的階梯。
檳榔、檳榔樹格、賓朗等名稱都是卑南八社(今擴大為卑南十社)之一Pinasiki的音譯,日治時期取與Pinasiki相近的Hinashiki,漢字為日奈數。
日治時期完成花蓮港至卑南的東縣鐵路,是762公釐俗稱窄軌的鐵路。1922年(大正十一年)四月二十日設日奈敷乘降場,1943年(昭和十八年)改設停車場,戰後改稱檳榔站。後來因應東線鐵路括寬及改道,於1982年(民國七十一年)六月二十六日10點50分,最後一班列車駛離台東後,嘉豐、東成、初鹿與檳榔等四站即宣告廢站。
檳榔站因坡度達21%,採用折返式的站場設計,為期特色其。其站房建築為日是木造,依地勢的落差分為兩層,地勢較高的上層為票房、站房、候車室,站房下層作為員工宿舍,下層外側為站長宿舍。除站房外,尚有到班房、員工澡堂、小型庭院及蒸氣火車頭供水塔等。 (資料取自文化部文化資產局。)
附近並無特別的市集或鬧區,所以保存著日式建築的一種幽靜感!
遠看大樹圍繞的賓朗車站,彷彿回到那個年代,看著人來人往。
逛著逛著,就在車站正對面有一戶人家,也吸引了我的目光,充滿色彩的前院、充滿彩繪的石頭,讓我在這佇立了好久,也奢求主人會在這時出現,真想問問他這些想法的由來!
如果繞著賓朗車站一圈,一定會看到這戶人家,我也是在外面拍照,不方便打擾住家。
至於怎麼到賓朗車站呢?如果是開車或者騎車的捧友,由市區往鹿野方線沿著台九線賓朗路,約略在368公里處,就會看到彩繪的房子,接著就看到賓朗路510巷囉!右轉進去就抵達啦!
大眾交通資訊:
在市區搭乘鼎東客運往關山、池上方向,在上賓朗站下車。
由市區方向過來,會先看到彩繪這家前門,代表巷口要到囉!
約略就是在368公里處。
接著就會看到往賓朗車站的標識,右轉即可。
其實現在隨著都市的更新,這些歷史建築的保存與規劃,都成了各地方很重要的課題,我本身很喜歡舊建築,造訪的過程,都會想像一下當年會是怎樣的情形,而這車站,又保存了多少人的故事與回憶。
照片的記錄,就像時光迴廊,幾年後看著自己曾經拍下的這些景象,又可勾起我造訪的這段回憶。
Sam 造訪於103年3月17日。
延伸閱讀:
喜歡的朋友就幫我支持一下喔!